玻璃之家讯:1 引言 采光顶以其通透、轻灵、造型丰富等特点,受到建筑设计师的普遍青睐,广泛使用于公共建筑。然而,近几年采光顶的施工质量,特别是雨水渗漏(词条“渗漏”由行业大百科提供)问题是用户投诉的重点,这是由于采光顶一般位于大堂、大会议室等重点部位的屋面,一旦发生雨水渗漏,轻则室内墙壁、
吊顶(词条“吊顶”由行业大百科提供)残留水渍,影响美观,重则将整个精
装修破坏,甚至引起
电器损坏,影响到使用功能。例如2009年夏天,一场不大的暴雨让北京某部委办公楼的采光顶相形见绌,雨水透过采光顶,使室内成了“水帘洞”,内装修全部“泡”坏,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。这不是个案,有时甚至是普遍现象。有人说采光顶是“十顶九漏”,看起来并非危言耸听,只不过严重程度不同而已。因此,提高采光顶的施工质量,特别是防雨水渗漏的质量刻不容缓。本文试图从采光顶的验收标准、设计和施工控制等多个方面,研究探讨采光顶存在雨水渗漏质量问题的主观和客观原因,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,以供各位同仁参考。 2 验收标准严重滞后 根据采光顶的定义,玻璃完成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75o属于采光顶,大于75o则属于
幕墙,故很多人都把采光顶称之为“躺着的幕墙”。因此,采光顶设计和施工时一般参考《玻璃幕墙设计和施工技术规程》(JGJ102),验收时则参考《玻璃幕墙验收标准》(JGJ113),然而采光顶不能简单认为是“躺着的幕墙”,它和幕墙有着本质的区别。一、起主要作用的荷载不同。玻璃幕墙的主要作用荷载是风荷载,自重荷载则处于次要位置。而采光顶的主要作用荷载是自重荷载,当然,有时雪荷载(词条“雪荷载”由行业大百科提供)也不能忽略,风荷载则处于次要位置。二、对玻璃的要求不同。虽然学术界目前还有所争议,但采光顶必须采用夹胶玻璃,以防玻璃破坏后伤人,而玻璃幕墙则无此强制的规定。三、主要的构件不同。排
水槽或天沟是采光顶特有的构件,而且此构件对采光顶的排水功能起着关键重要。而玻璃幕墙则无此构件。四、对冷凝结水的重视程度不同。玻璃幕墙是站立构件,冷凝结水顺着玻璃和框架流动,不会产生较大影响;而采光顶是平躺构件,玻璃上聚积冷凝水后,在重力作用下会随时滴落,影响到使用功能。因此,采光顶应采取措施,降低冷凝水的不利影响。 也有很多人将采光顶完全归属于屋面的范畴,这也是不正确的。与普通屋面不同,采光顶很重要一个功能是采光,因此很多应用于普通屋面的
防水材料、防水构造都不能使用在采光顶中。另外,采光顶采用的玻璃、聚碳酸酯板、ETFE(乙烯和四氟乙烯的改性共聚物)膜等透明材料,都有易碎或易破坏的缺点,因此须采取一定措施进行保护,这也是采光顶和屋面有着不同之处。因此,在设计和施工时完全参考《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》(GB50207),也是不科学的。 由此可见,采光顶既不同于幕墙又不同于普通屋面,有其特殊性,玻璃幕墙和建筑屋面的规范和标准都不完全适用,为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于2006年就开始组织编写《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》,本人也有幸参加了此规程的编写。现已通过专家审查,正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审批。除此之外,目前还没有一本有关采光顶的技术规程或验收标准正式颁布,这显然严重滞后于采光顶施工生产的实际。在此之前和将来较长一段时间内,采光顶工程都将没有统一的技术规程和验收标准指导设计和施工,似乎处于“群龙无首”的局面,这是造成国内采光顶的施工质量整体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就比如天沟是采光顶排水和防水的重要环节,但在《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》(JGJ/T139)中却只字未提,施工和验收时也常常将其忽视,造成了采光顶天沟的施工质量普遍较差。又比如说GB21086和JGJ102都对玻璃的最大挠度值?max做了规定,即?max≤L/60(L为玻璃短边的跨度),此规定对采光顶而言,显然过松。原因是采光顶处于平躺状态,若挠度过大,则易在玻璃板块或采光顶的中央积水,久而久之便引起采光顶的渗漏。 3 采光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采光顶出现雨水渗漏现象,很大原因是由建筑设计不科学、结构计算不完整以及构造节点不合理引起的,而这种不合理是先天的,几乎无法修复,对采光顶施工质量的“贡献”是巨大的,差不多占到80%。因此采光顶设计时存在的问题必须在设计时解决,否则后患无穷。 3.1 建筑设计不科学 3.1.1 采光顶或天沟设计的排水坡度过小,甚至没有坡度。 按照“防排结合”的防水理论,排水坡度对采光顶的防水性能至关重要,但很多建筑师为了追求美观的效果,把采光顶的排水坡度留置很小,甚至不留,而采光顶设计师为了减少玻璃下料难度,又人为地降低采光顶的坡度。《屋面工程设计规范》(GB50207)要求屋面的坡度不小于2%,是针对刚性较大的
混凝土(词条“混凝土”由行业大百科提供)屋面而言的,但对于刚性相对较差的钢结构采光顶,特别是索网结构的采光顶,显然不太合理,应该更加严格一些,建议提高到3%。这是因为钢结构或索网结构本身对允许挠度[ max]的取值就较大,再加上玻璃的挠度,两挠度允许值叠加有可能比坡度还大,怎么能起到排水的功能?另外天沟的排水坡度问题也常常被设计师忽略,特别是如图1和图2所示,是雨
水管间距较大,达到10m,玻璃与结构间距又较小,只有200mm,如果按最小坡度2%设计,则水槽最浅的位置不足100mm,显然不能满足排水槽最小深度150mm的要求。
图1 水槽平面图
图2(a)雨水管处剖面图 图2(b)水槽脊线处剖面图 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有三条:一是增大玻璃至结构的距离。当然,由于排水槽位置一般为采光顶的最低点,也即坡起点,如果增加玻璃至结构面的距离,会导致整个采光顶的高度全部增加,有时建筑师是不允许的。二是减小雨水管的间距,也即增加雨水管的数量。此法对降低排水槽的起坡的绝对值有较大效果,但过多的雨水管会影响视觉效果,特别是通过钢柱等隐藏的雨水管,建筑师更是不允许。三是将排水槽放置在钢梁底下,也即悬挂式水槽,对室内效果有一定影响。四是采用虹吸式排水系统,其排水坡度可以降到1%,这也是国内比较流行的做法,但是成本比较高。因此应当将以上综合考虑,反复比较,以达到最佳的方案。 3.1.2 雨水管的数量少,管径太小,排水槽或天沟的截面尺寸过小。 雨水管的数量、间距、管径以及排水槽或天沟的截面尺寸等,都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并加以采用。但由于采光顶坡度大,汇水急,再加上采光顶通常只有一层薄薄的密封胶防水,而不像混凝土屋面有刚性或柔性多道防水层,因此,在采光顶的雨水量计算时取值应趋于保守些。通常这些内容的计算由建筑给排水工程师完成,但国内时常将此项工作交给采光顶设计师,而采光顶设计师又往往不善于此,所以有时就不经计算,随便取值,这是采光顶出现排水不畅,排水槽中积水过多,甚至发生雨水渗漏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就比如重庆万达广场的地铁入口采光顶,原设计为自由排水,没有排水槽,后改为有组织排水,采光顶设计师增加了一根UPVC雨落管,直径只有80mm。如图3所示,该采光顶汇水面积为160㎡,显然雨水管数量偏少,管径也太小,所以每次下大雨,都几乎要将地铁口“泡”成水帘洞,业主非常不满意。后经过返修,并再增加一根直径为150㎜的雨水管,很好地解决了漏雨的“痼疾”。
图3 重庆万达广场采光顶平面图 3.1.3 造型过于复杂,与土建结构衔接不合理。 有些建筑师为了追求新奇的视觉效果,将采光顶设计得十分复杂。不仅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,同时由于交叉线条多,应力(词条“应力”由行业大百科提供)易集中,密封胶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,极易产生拉裂破坏,引起雨水渗漏。北京某民主党派办公楼的采光顶,玻璃全部为弧形造型,有正弧、有反弧,局部位置则有五条弧线相交,其平整度和光滑度以及密封胶的施工质量都难以保证。再加上只有一道密封胶防水层,在热胀冷缩的温度应力作用下极易开裂,几乎每年都要维修一次。 有些采光顶与土建结构的衔接极为不合理,如中央统战部办公楼的采光顶,面积不大,施工困难却不小。如图4所示其截面造型为半圆形,西面紧挨着一道混凝土墙,由于靠墙的排水槽只有200mm宽,操作空间极其狭窄,打胶质量很难保证,每次下雨,都因水槽积水过多,雨水从缝隙渗入到室内。后经多次返修才解决该质量难题。如果当初将采光顶的截面由半圆改为四分之一圆,取消内侧排水槽,就没有类似的施工难题。
玻璃之家是专注于玻璃,幕墙玻璃,玻璃幕墙工程十大品牌的新闻资讯和玻璃,幕墙玻璃,玻璃幕墙工程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网上购物商城,敬请登陆玻璃之家:http://boli.jc68.com/